W-RO-2T水处理设备

发布于: 2024-11-12
分类: RO水处理

  1. 流量参数
    • 产水量:设计产水量为 2 吨 / 小时(2m³/h)。实际运行中,产水量会因进水压力、温度、水质等条件而变化。例如,当进水温度降低或者进水压力不足时,实际产水量可能会低于 2m³/h。
    • 浓水排放量:为保证反渗透系统的正常运行,浓水排放量一般占进水流量的 20% - 30%。若产水量是 2m³/h,进水流量约在 2.5 - 2.86m³/h 之间,浓水排放量则在 0.5 - 0.86m³/h 之间。
    • 冲洗流量:在开机、停机冲洗或定期维护冲洗时,冲洗流量通常高于产水量,一般在 3 - 4m³/h 左右,以确保有效清除反渗透膜表面的污垢。
  2. 压力参数
    • 进水压力:正常运行时,进水压力通常在 0.8 - 1.5MPa 之间。如果进水压力低于 0.8MPa,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使水通过反渗透膜,导致产水量不足;而高于 1.5MPa 可能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损坏。
    • 工作压力(膜两侧压力差):膜两侧的工作压力差一般在 0.8 - 1.2MPa 之间。这个压力差是水从进水侧通过反渗透膜到达产水侧的主要动力,合适的压力差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水通量和脱盐效果。
    • 浓水侧压力:浓水侧压力比进水压力略低,差值大概在 0.1 - 0.3MPa 之间,这样能保证浓水顺利排出系统,避免浓水在膜表面堆积,影响过滤效果。
  3. 水质参数
    • 进水水质要求
      • 悬浮物(SS):进水的悬浮物含量应尽量控制在 1mg/L 以下。因为悬浮物过多会堵塞反渗透膜的进水通道,使过滤阻力增大,从而降低产水量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。
      • 化学需氧量(COD):进水的 COD 最好控制在 3mg/L 以下。高 COD 值意味着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,这些有机物容易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污染层,导致膜通量下降和脱盐率降低。
      • 硬度(以碳酸钙计):进水硬度建议不超过 50mg/L。如果进水硬度较高,在反渗透过程中,水中的钙、镁等离子容易在膜表面结垢,降低膜的性能,所以对于硬度较高的进水通常需要进行软化预处理。
      • 余氯含量:为防止反渗透膜被氧化,进水余氯含量应严格控制在 0.1mg/L 以下。余氯会对反渗透膜材料造成不可逆的氧化损伤,所以在进水进入反渗透系统之前,通常需要用活性炭吸附等方法去除余氯。
    • 产水水质标准
      • 电导率:反渗透产水的电导率一般能达到 1 - 10μS/cm 以下,这表明水中的离子含量极低,水质接近纯水。不过,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电导率的要求可能不同,例如在一些对水质要求极高的电子工业中,电导率可能需要控制在 1μS/cm 以下。
      • 总溶解固体(TDS):产水的 TDS 通常在 1 - 10mg/L 之间,有效地去除了水中大部分的溶解性固体杂质,如盐类、矿物质等。
      • 细菌和病毒去除率:反渗透膜对细菌和病毒有很好的截留效果,去除率几乎可以达到 100%,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无菌水,适用于制药、食品饮料等对微生物要求严格的行业。
分享
  • 027-87312997
  • 返回顶部